運用藝術治療活動團體於日間病房慢性精神病患之經驗

The Application of Art Therapy Activity Group to Chronic Mental Ill Patients in Daycare
劉金明1 、林政宜2Chin-Ming Liu1, Jeng-Yi Lin 2
1澄清綜合醫院精神科,2澄清綜合醫院精神科藝術治療師
1Cheng Ching Hospital, Taichung, Taiwan, 2Art Therapist, Psychiatric department Cheng Ching Hospital  

本文發表於台灣精神醫學會(2007年)46週年慶祝大會暨學術研討會

目的:動物主題通常象徵人類原始本能特質,具「自我」(ego)象徵及認同意義,本研究以動物為媒介藉由抽象空間轉化為對個人獨特意義的心理位置,探討藝術治療團體(Art Therapy Group)對慢性精神病患人際互動關係改變之影響。 
 
方法:本研究以8名日間病房慢性精神病患組成封閉式藝術治療團體,為期6週,每週1次。由藝術治療師、資深護理師及社工師帶領,以質性分析中個案研究及參與觀察進行研究。

  每次活動中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成員由眾多動物玩具模型中自選其中一隻動物以及自選喜好的美術媒材個別進行動物家園地圖建構,創造虛擬動物家園及其生活所需之資源(如食物、休閒器物、居住建築等)(圖1)。隨後各自帶領其先前挑選之動物到其他成員之家園進行互訪,受訪者須以圖象或文字方式於禮物紙上書繪禮物作為贈禮交給訪客攜回,訪者則將該禮物貼於自己之動物家園上適當位置。此階段至少須拜訪一名成員以上,由禮物收受的數量可經由觀察得知成員主動拜訪的人數。另外,由收到時禮物的表情可以觀察到成員對該禮物的滿意程度,如果拜訪者對禮物的觀感不佳時,可以向對方提出異議,請對方重新贈送另一個禮物。
  第二階段,成員自動物玩具模型中閉眼隨機抽取第二隻動物加入家園中,若抽到與自己個性特質不合或不喜歡之動物時仍須給予生活資源,不能拒絕照料。
  第三階段,進行團體成員分享及討論。
  
結果:本藝術治療團體中有7人表示此種模式比較不需事先思考創作內容,可以輕鬆地進行藝術創作及人際互動。團體成員表示其自選之動物種類係以符合自己個性特質或出生生肖等意義為主。團體成員於各週之團體治療活動中,會因當下之情緒狀態變化而改選其它動物做為代表。
  臨床參與觀察時發現:成員一(A君)平時與其他病友低度互動、少言詞交流及表情貧乏,其自選的動物多是較溫和及警覺性高的動物(如長頸鹿、羚羊、斑馬),給予的資源多是草地及樹木。
A君在第1週活動時自選長頸鹿,只繪山洞做為長頸鹿之僻護場所,無任何資源。隨後抽選動物為猩猩,A君原本將猩猩置於一旁,但因長頸鹿模型無法站立而以猩猩作為長頸鹿之倚靠。(圖2)
第2週活動時亦自選長頸鹿,並且繪出草地、樹木等資源,也繪出以石頭圍成的水池,池中養魚。其草地形似上週之山洞(圖3)。閉眼抽選到仙人掌,雖然仙人掌不是動物,但A君仍然將它置入畫中。(圖4)
第3週活動時自選斑馬(長頸鹿已被別的成員先選走,A君一直看著別人手中的長頸鹿許久後才選斑馬),此回,上週的仙人掌被繪到畫面中,但將斑馬關在石頭圍成的區域內(這個區域在上週是魚池)(圖5)。抽選到的動物是犀牛,A君將它置於草地上。(圖6)
第4週活動時自選麋鹿,仍然繪出仙人掌,麋鹿也被關在石頭圍成的區域內(圖7)。抽選到的動物為斑馬(斑馬在上週是不得已而自選,本週巧合地抽選到)。本週A君讓麋鹿騎在斑馬身上到別的成員的家園拜訪(圖8),其中也拜訪了獅子(圖9)。當其他成員帶著恐龍來訪,開始時A君表情出現緊張,但恐龍主動送來餅干後A君竟讓恐龍留在家園中,最後和麋鹿、斑馬一起關在石頭圍成的區域內(圖10),表情出現笑容。本週是A君較突破性的一次。
第5週活動時自選羚羊,仍然抽選到斑馬。羚羊依舊關在石頭圍成的區域內,斑馬後來被A君放回桌面中央的公共動物模型區中,但畫面上繪出柵欄(圖11)。
第6週活動時自選羚羊,抽選的動物為綿羊。本週畫面中沒有石頭圍成的區域,同一位置改繪房子出現,羚羊被放置在畫面中央空地上,綿羊則被放到畫面外(圖12)。
A君在此活動中主動參與度逐次增加,能向其他成員明示接受禮物與否之意旨,多次出現笑容,情感表露顯著增加。在之後以動物模型為媒材的藝術治療活動中,在畫面上寫下「恐龍不喜歡」(意思為不喜歡恐龍)字句,但卻能將自選動物(該次為長頸鹿)和恐龍一同放在一起(圖13)。在日間病房的活動中,亦較敢與其他成員靠近,並且主動學習,成為團體治療療效指標。

  團體進行中期,成員對贈予訪客禮物之適切性考慮增加,社交互動明確且增加。治療團體其他成員對一位平時喜開玩笑、言談不適宜之成員二(B君),能夠給予意見回饋,該成員亦能改善應對方式。成員三(C君)於初次拜訪(第1週)時因態度過於強烈而遭拒受挫,在往後活動中主動轉變態度為柔順及關懷,並獲得其他團體成員之接受,遂讓該成員之情緒轉為正向快樂。

  在非團體治療時段中其它日間病房活動期間,成員間彼此正向互動、協助及和諧氣氛等現象有顯著增加。
  
結論:運用動物在「自我」中的象徵意義,並以動物模型作為過渡性客體,可讓「自我」在較安全的情境中表達,並降低因缺乏美術創作經驗病患參與團體治療時之抗拒。成員以動物互訪互動時,「自我」較能發現彼此之關係及需求,而改變「自我」之態度,促進人際互動的良性循環是本藝術治療團體的成果之一。


2007-11-4  ( posted by Uniyam )
版權所有:無限天堂藝術治療部落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