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治療/藝術療育中所要做的也是來藉著材料、創作活動,藉著營造外在物理空間,創造出第三空間,並帶領人投入這個第三空間。在這過渡性的空間中,我們來回穿梭於幻想與現實,溝通與整合兩者的衝突,並且能凝聚更大的力量來整合現實世界中的挫折和衝突。
什麼是第三空間?
好多年前星巴克咖啡曾經行銷"The Third Place"的概念.意思是說現代人需要家與辦公室之外的第三個好去處,那就是咖啡館。在這個第三地,人們放鬆、可以無所是事,可以獨自潛沉思考、可以與朋友相聚。這個概念也真的喚起了忙碌現代人心中的渴望,對許多人而言,在某些時候,真的非得離開家,到家熟悉咖啡館,才能進行某些特定工作或休息。
這讓我不禁聯想起英國兒童心理治療大師溫尼考特(D. W. Winnicott. 1896~1971)早在許多年前就曾提出了第三空間 (the third space),這個概念一直延續下來,成為親職教育或心理治療工作的重要依歸。第三空間是一個獨立於外在現實環境與內在主觀世界的心理空間,它連結外在環境和內在世界,處理現實與幻想的衝突,並且讓兩者有機會在此接軌整合。這個空間既不是全然幻想,也不是全然現實,因此又稱為中間地帶或過渡性空間。
原文作者:許家綾
全文:http://blog.yam.com/artheal/article/41497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