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話也是一種表達

馬斯洛說:「行為是由好幾種決定因素所決定,動機是其一,環境力量是其二。」

在藝術治療及藝術療育的實務工作中,曾經有不同機構分別把幾位「選擇性緘默症」的案主轉介給我,轉介資料均提到這些案主長年在各個環境中(包含家裡)都「不說話」,算是很嚴重的。

藝術治療師須辨認出「不說話」的真正意義,才能進行適合的協助。我想,「不說話」通常代表著案主們和外界以「不使用語言表達」的方式來互動,這也造成了溝通障礙。面對這幾位案主時我首先是這麼想的,站在案主的立場而言真的有需要說話嗎?這就是動機的問題。其次我也這麼想,外界(環境)為何想要案主說話?這仍然是動機問題。接著我想,案主面對這些外界(環境)時所受承的壓力如何?這就是環境力量的問題了。

雖然我的運氣比別人好,這幾位案主很快就開始能夠「說話」了,而且其表達能力持續地進步中,人際互動也變得活潑起來。但是,對我而言讓案主「說話」並不是結案時機,也不是所謂的「治療成功」。因為我的觀點是這樣的,「不說話」也是一種「表達」,同時也是一種「防衛」,案主向來使用這種防衛來保護案主自身。當我讓案主解除了那向來慣用的防衛及表達方式時,同時也呈現了另一個面向,即案主在面對外界(環境)時必須有相對應的防衛能力及表達能力,才能使案主有足夠的力量生存下去,以及與外界互動時能免於陷入「災難」之中。

如果您認同了我的看法,您接下來會怎樣思考及協助案主呢?

by Uniyam 2020.9


2020-9-5  ( posted by Info of ArtHealing.tw )
版權所有:無限天堂藝術治療部落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