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限天堂藝術治療部落計畫中,我們對兒童青少年的介入策略經常是以系統工作的模式進行,一開始通常也偏重於「藝術療癒光譜」中的
「藝術療育」(Art Healing-Education)軸向,同時十分重視其依附模式在歷程中的變化。這個策略早在1980年Uniyam發展出來的「啟發式美術教育」就已經指出:「我們對一些特殊的兒童,需要不同的教育思惟及引導方法,需要同時兼顧其情緒、心理發展、特殊潛力、相對弱勢、人際互動、表達力、學習模式...等等方面。」
注意力不集中、過動、衝動,情緒調節能力差、挫折容忍度低、人際關係困難,是現代兒童最常見的困擾。我們在藝術治療、藝術療育的實務經驗上發現,及早在小學階段以藝術療育及家庭處方並行介入,通常能有所改善。然而,這些議題若發展至青少年階段,則通常會更形複雜,甚或併發精神心理疾病,在治療上就更為棘手。
從依附關係角度來看,這些困擾多半都由於感通經驗不足,真我無法萌芽,而導致安全依附關係發展困難。
神經心理學研究發現,感通同頻經驗,是大腦前額葉皮質區神經元啟動的關鍵。前額葉皮質區是自我覺察能力、專注力、情緒調節、受挫力、同理心及人際關係的發展。安全依附關係可說是一切成長的基石,而安全依附的發展,來自感通的陪伴。......
溫妮考特認為 自發性姿態(spontaneous gesture)即是
真我成熟的展現。這意謂著真我的萌芽與發展與自發探索真我,需要在他人在場之下,一次次經驗獨處、分離。從溫妮考特的觀點來看,「假我反映了母親對嬰兒充滿活力及創造力的自發性姿態的感通失敗。由於母親自身的不安全依附模式,母親回應了自身投射於嬰兒的自我感覺,而非嬰兒的自發性姿態。」
母親可能會想「喔,你不會做,你需要我幫你。」「喔,你不想要這樣,你要跟媽媽在一起。」這些源於母親內在不安全依附的狀態,激發了嬰兒的順從。「這種順從對嬰兒來說,即是最初的
假我,(由於母親無能力去感知嬰兒的需要,為了取得聯繫,嬰兒只好感通母親之需要)。」
......
感通的陪伴,在於關注且支持孩子自發性的姿態,那是能支持真我發展的陪伴。充滿不安全感與焦慮的陪伴,可能成為偽裝為關愛的操控,將使孩子的假我層層增長,成為心理疾病的溫床。
在藝術療育上,我們以同在:共同參與創作活動,來增進感通經驗,修復依附關係。
陪伴的目的是為了不再需要陪伴,是真實感受到你在我心,永不分離。那是真正的獨立與融和,也是真正的生命傳承。
摘自: 宅藝療:感通的陪伴(Attunement ),支持真我茁壯,建立安全依附。 看全文...
圖文:許家綾藝術治療師